2025 年上半年水泥行业运行报告:扭亏为盈显韧性,政策护航向新行
时间:
2025-07-21
分享到:

2025 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呈现 “需求降幅收窄、价格前高后低、效益显著改善” 的特征,实现从去年同期亏损 11 亿元到盈利 150-160 亿元的华丽转身,以强劲韧性完成扭亏为盈的跨越。这一突破主要得益于煤炭价格下行与一季度价格阶段性回升的双重驱动,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需求与供给:承压中显调整活力

需求端虽延续近三年下降趋势,但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 8.15 亿吨,同比下降 4.3%,较去年同期收窄 5.7 个百分点。下游市场中,房地产深度调整带来持续压力,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11.2%,新开工面积降幅达 20%;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 4.6%,增速虽略有放缓,但仍为需求提供一定支撑。

区域表现呈现分化,西藏、新疆、河北等 5 个省份实现产量增长,其中西藏增幅达 7.67%,展现局部市场活力;六大区域虽均有下降,但中南地区以 1.58% 的最小降幅凸显相对稳健态势。

供给端呈现 “前紧后松” 特点。一季度企业通过精准调控错峰生产,库存保持合理区间,市场稳定运行;二季度部分地区错峰执行力度减弱,叠加需求超预期疲软,库存攀升至高位,供需平衡承压。


价格与效益:波动中见回升动力

上半年水泥价格 “前高后低”,全国平均成交价 386 元 / 吨,同比增长 5.4%。

一季度价格稳健,企业通过错峰生产有效调节供需;二季度受需求疲软、供给收缩不足及煤炭成本下降影响,价格环比下跌 20 元 / 吨,部分地区短暂跌破成本线,但全年同比增长态势未改。

效益改善成为最大亮点,上半年利润总额预计 150-160 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实现根本性逆转。多家上市企业业绩预告显示,成本下降与售价提升共同推动盈利改善,印证行业运行质效的提升。


进出口与展望:开源拓路迎新机

进出口市场表现亮眼,1-5 月水泥出口 216 万吨(同比增长 2.2%),熟料出口 101 万吨(同比激增 365%)。

天瑞水泥、金隅冀东等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口成为缓解国内供需压力的重要途径。

展望下半年,行业在政策护航下迎来新机遇。中央财经委会议与中国水泥协会 “反内卷”“稳增长” 政策明确方向,推动错峰生产刚性执行、产能双控落地及跨区域联动,若供给端实现实质性减量,产能利用率有望从 53% 提升至 70% 左右,行业效益或将持续改善。水泥行业正以政策为帆、韧性为桨,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稳步前行。